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我一生没有多大贡献,但我的的确确是个好人"

珂珂/文扬/李蕴 新西兰Kiwi毛传媒 2019-10-31



百伦移民留学小百科

前 言

2019年3月5日,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冯蕴珂(珂珂)女士在奥克兰与世长辞。为纪念珂珂,毛传媒现发表珂珂2011年10月21日撰写的文章《墓碑》。这篇饶有趣味的文章,显示了珂珂对待生命的态度。 


此外,本期毛传媒也发表曾在奥克兰工作和生活过的两名文化人 - 前《中文先驱报》编辑文扬先生和华文作协会员、前香港《阳光卫视》制作总监李蕴女士 -悼念珂珂的短文,他们两人现在都居住在中国



     墓  碑    

作者 : 珂珂 

 

周末,几个好友约好去旅行,享受一下秋高气爽下的阳光。

 

旅行途中,看到了一处四面以鲜花坛和绿灌木围牆环绕着的地方,在阳光的映衬下,远处苍翠的山显得格外的翠绿。山下是一个大水库,秋风吹拂下,荡起阵阵涟漪,静谧清丽。大家不由自主的被吸引着,吵吵嚷嚷地向那走去,有人猜是一个首长的别墅,有人说是宗教人士闭关的地方,也有人说没准是国家保密机构。到达以后,大家都不出声了:原来是一个安静的墓地。


 (新西兰墓地,网络图片) 


既然来到了,就不如进去看看。碑文通常记录着故人的生平,虽然多数是慈父慈母、生卒年月,但也有较新颖的,如:“我累了,想好好的睡了"、“我一生没有多大贡献,但我的的确确是个好人"……,匆匆的转了一圈,墓园的静谧使我们出来后才敢出声。回程的路上,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议论,感觉碑文就像是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:死者得以安息,生者得到启示。

 

不知谁出了个主意:每人讲一个关于墓碑的故事。

 

新西兰来的一位朋友先开始讲:“这是发生在南岛某一个小镇上的真实故事。一个暴风雨刚过的清晨,镇上的居民在镇外的大河边发现了一个年轻男孩的尸体。村中人听到消息后,纷纷到河边观看。镇上的一位年事甚高的牧师,找了一处离大河不远的高地将他埋葬了,并为他祈祷,筹办了简单的葬礼。青年的墓碑上刻上了:“别人的心肝宝贝 (Somebody’s darling)” 。


不久后,这位牧师也去世了,村民们将他葬在那个青年的旁边,墓碑上写着:“埋葬别人的心肝宝贝的人 (The One who buried someboday’s darling)。"


大家异口同声的说:“这个故事很感人。"

 

轮到老友K讲故事:“在某一个穷困的地方,有一个医生,看病总是不收钱。他的诊所在一个二楼上面,楼下挂了个指示牌:“Dr. Williams is upstairs (威廉医生在楼上)”。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受到过他的照顾。


后来,医生去世了,没有亲人,没有钱财。他的朋友和患者凑了一些钱将他埋葬了。人们将楼梯下的那个指路牌摘了下来钉在了墓碑上:“Dr. Williams is upstairs”, 在另一层意思为: “威廉医生在天堂"


这无疑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。

 

又有一个朋友讲了个故事:“在罗马尼亚的一个村庄,一位蔬果店的东主因心脏病突然过身。他们的孩子还没成年,他的妻子不得不承接了这个生意。妻子埋葬了丈夫,并在墓碑上刻着:“这裡长眠的是亥米西,其悲痛的妻子正继承他的兴旺事业──水果蔬菜商店,商店在11号高速公路与18号公路的交叉口,每日营业到晚上8:00。"


听到这儿,大家都会心地笑了。

 

除了上帝,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被宠召。人世间很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我们中国人有句名言:盖馆定论。是的,人走了,归于尘土,只能留下了碑文上的那几个字。

      

人活在世上,什么都要拿得起、放得下。生命是那么的脆弱,生活是那么的现实。自己看得开看的话,才能活得好。人总是有太多的奢望,当有工作的时候,渴望自由自在;当无事做的时候,又企盼充实和忙碌,却鲜有人能感悟活在当下的精彩。


有位马来西亚富翁,他在世的最后一句话是:“一辈子都在辛劳的工作,现在还有太多的钱还没来得及享受。"可想而知,这位富翁带走了的是他人生的最大遗憾。

  

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现在拥有的珍贵,这些其实就是你最想要的一切;这样你才会更珍惜家人、珍惜朋友,您会忘记仇恨,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;你会记住别人对你的宽容及帮助,而你还没有来得及报答;你会会更感恩。


因此,珍惜现在的每一天,别给自己留下遗憾。


      (2011年10月21日)



  善良的人永不离世   

作者 :(中国)文 扬 

 

珂 珂


我的好朋友、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冯蕴珂(珂珂),因病医治无效,于今晨(3月5日)8:50分在奥克兰去世。


……


转眼之间,几个微信好友群都变身成了追思会现场,逝者音容闪闪,悼者哀思悠悠。


今天整整一天,珂珂的名字都在跨越南北半球的众多亲朋好友们心中回荡。


她被家人纪念,因为她是一个好妻子、好母亲、好亲戚。她被朋友们纪念,因为她热情开朗、多才多艺、乐于助人。她被众多相识相知们纪念,因为那些虽非亲非故但也认识她、见过她、听闻过她的人,也对她赞誉有加。


珂珂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,她写作、画画、组织文化活动、出版文学期刊…个人的生命力在文化的长河中愈显澎湃。


今天,当噩耗传来,人们在追思中把他们对珂珂的印象叠加在了一起。而所有不同印象叠加之后,我相信,最中心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两个字:善良。


这两个字说出来如此简单,但我仍将其视为一顶桂冠,最适合我这位好朋友的一个光环。


与珂珂打交道,做朋友,总会收获她满满的热情和真诚。去年9月,我和太太回到奥克兰小住一周。后来才听说,那时的珂珂已经从医生那里得到了不太好的消息。但是她在朋友们面前却没有丝毫的表露,迎来送往当中,依然保持着她一如既往的灿烂笑容和好客态度。


这不是刻意的付出,这就是好人的本真流露。


那一次奥克兰相见,被今天早晨的讣告定义成了永别前的最后一面。但记忆中的最后一面也是心中永远的相见,因为她不会真正的离世,生者的缅怀会一直围绕在她身边。我们相信,这一次她不过是在所有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又办了一次移民,一次前往天国的移民。


而正是善良,让她取得了直通天国的签证。


祝珂珂一路平安!


(二〇一九年三月五日)



    喜欢珂珂    

作者 : (中国)李 蕴  

 

3月5日清晨,惊闻珂珂病逝!


穿不过北京茫茫雾霾,找不见珂珂嬴弱身影。


那次作协开会,“以文会友”——我们相识在您的家里;后来走进您的画室,除了画板,还有一把您喜爱的琴;您手指向窗外——绿毯连着白云 ,您很惬意。


第三次因为一个剧本,您让我住在您家里。晨起一杯咖啡,一块面包,您笑着端到我手里……于是我们开始了长谈,您说,我听。


讲起过去故事,您喜爱平淡,无所谓出奇;憧憬未来创作,您双腮绯红,透着欢愉!


那时您还没当会长,可您认真对我说,作协最重要的,是团结;作协最大价值,是作品!您声音很轻,却听得出坚定!


后来您住院了,不知要命的大手术将怎样折磨您。我既不会开车又找不着地址,急得团团转,这时才发现,自己真的很惦记你……


回到国内我没有离开注视您的目光,信息不多,却知道您在继续出作品。微信上只要我一露头,您马上呼唤 - “何时相聚”?!


没等到再一次聚会,没听见您发的通知,不曾想最后接到的,是您已离去……


还记得我们一起去外地旅游,您将迎面海涛指给我看,说这里沉下了近五百具华工尸体 ……


我走得快,您走得慢,您就紧紧跟在我后面,帮我翻译招牌上英文,一句又一句……


珂珂,您总是那样安静,把千言万语的感悟放在心里;影响我的,是您对朋友的谦虚,还有热情。


人生难得有让你惦记的朋友,珂珂 - 我喜欢你!!


(二〇一九年三月五日)



近期文章,欢迎阅读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